tradingview
日元汇率狂跌背后股市走势(日元汇率涨跌)
本文目录一览:
日元兑美元汇率短期暴跌30%,日元作为避险货币为何突然不香了?_百度...
主动贬值、被动贬值加上刚进入新财年,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了日元的此轮暴跌。在日本东京,一家外汇经纪公司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日元与美元的实时汇率情况。当天的日元兑美元汇率创20年来新低。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29日元关口,创下2002年5月以来新低。这已经是日元连续14日下跌。
日元作为避险货币,在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时,日元汇率可能受到推高。近期日元贬值与日元资产信心下降、贸易顺差减少等因素有关。 日元贬值对亚洲国家影响不一。对于与中国和东盟国家具有互补关系的日本出口产品,日元贬值可能降低其国际竞争力,但对于在这些国家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,影响较小。
日本长时间的低利率环境,一方面导致日元成为国际套息交易中的主要融资货币。低利率导致日元融资成本极低,加上日元可自由兑换,因此投资者选择借入低息的日元资产,用以购买高收益的资产,而在汇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,投资者的收益即为两者的息差。
货币政策收紧速度加快;而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政策不变,且无收紧政策的预期;美日政策差不断增大,叠加美债收益率上涨、日元避险属性下降以及日本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的影响,日元破位下跌。现在兑换回日元,也有20%的利差,而随着国外汇率的变化,外资在A股的流动也会加快。
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有限,这也降低了日元突发贬值的风险。 在全球风险事件爆发时,日元受到青睐。由于瑞士是永久中立国,未受两次世界大战波及,因此瑞士法郎成为避险货币。日元同样因为其低息特性,在全球危机时成为避险选择。而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,其影响力也使其成为避险资产之一。
【汽车人】日股刷新历史高点,港股为何走出相反行情?
然而2018年成了转折点,受中美贸易战、香港社会动荡、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,恒生指数在2018年10月11日跌破25000点,2020年3月23日跌破22000点,2021年出现了一波反弹,最高反弹至31000点,2022年10月跌破15000点,创2009年以来的最低。
芬克表示,他们正在超配日股,因为以美元计价,日股非常便宜。他还认为,日本经济已经转危为安,并希望看到日本央行能够更快地采取行动。
相反,前十大汽车个股,比亚迪股份、吉利汽车、理想汽车和小米集团等均在卖出榜单之中。 此外,港股公司回购创下历史新高。2023年,有199家公司回购股份,总额达12626亿港元,较2022年的1049亿港元增加20%。这是第三年回购增加,2021年、2022年、2023年的回购额分别为381亿港元、1049亿港元、1263亿港元。
日股和美股不断冲击新高,A股和港股也有走出底部的趋势。各大汽车股在上周均有所表现,实现了普涨。 文/《汽车人》张恒 上周(2月26日-3月3日),全球股市均表现不俗。A股和港股的汽车板块深度反弹,反转趋势初显;日股和美股的汽车板块则继续走高,丰田汽车股价冲击50万亿日元大关。
资金抄底H股的汽车上市公司,也因为其估值普遍要比A股估值更低,当然这也是因为港股的资金流动性不如A股。实际上,在大多数时间里,A股的估值都要比H股高一些。
由于技术和资本的门槛越累越高,玩家数量已经很难增长(很多人说小米将是最后一个上车的新势力,虽然未必,但相去不远),但投资仍然快速涌入汽车行业。 在2024和2025年,我们会看到一系列活下来的创业企业,特别是一些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品牌,在港股或者A股上市。
日元汇率狂跌
经常项目和贸易逆差的迅速缩小,大大削弱了对日元汇率的支撑。 为什么安倍当首相时日元大跌 其实日元大幅度贬值的原因主要是有三个,第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日本的央行坚持着无限宽松的货币政策,而这一举措也是强化了市场上对于日元贬值的预期,所以最终导致的日元的暴跌。
事实上,今年以来日元汇率一直处于贬值通道。今年3月初至4月底,日元对美元汇率加速上涨,从115左右涨到近130;4月28日,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30关口。5月份以后,日元汇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,但5月下旬开始又一轮快速贬值,从126左右降到目前的135左右。自3月初以来,日元对美元贬值超过14%。
总体来说,日元汇率下降后,本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会得到较大危害。
现在日元汇率的波动是1美元兑82日元-76日元间(汇率是在这个区间震荡)。外汇市场,当避险情绪上升时(如欧债危机)避险货币日元升值,当风险(乐观)情绪上升时(无债务危机或经济向好)避险货币日元贬值。日元在每年的3月份都有一波升值行情,所以我看涨日元。